
▲李盛佳在五棵松體育中心為觀眾提供指引。受訪者供圖
冬奧會每一個驚艷世界的精彩瞬間背后,都有許多人在默默地、細致地努力著,比如志愿者,新區妹子李盛佳就是其中一員。
2月8日下午5時許,在冬奧會比賽場館五棵松體育中心外,李盛佳正在給觀眾提供指引。從報名、集訓到上崗,冬奧會開幕式演練期間,她兩度擔任入場式中國代表隊模擬運動員,現又作為一名冬奧場館周邊志愿者,她覺得"為冬奧奉獻,值得驕傲一輩子"。
"我算是個‘老志愿’了"
2021年下半年,李盛佳就讀首都師范大學,攻讀應用心理專業碩士。11月,學校招募冬奧志愿者,李盛佳立即報名。她笑稱:"我算是個‘老志愿’了。"
李盛佳的家在天元區文家沖社區泰山公館小區,其母張惠明是一名社區志愿者,經常組織社區的孩子們參加禁毒教育、中藥香囊、五彩手鏈、陶藝、消防演練、水質檢測等志愿服務活動。受到母親的耳濡目染,從小學開始,李盛佳就經常參加這些志愿服務活動。
她既是活動參與者,也是活動的小小組織者,一顆志愿服務的種子在她心中慢慢發芽、生長……
"這個春節更有意義"
報名冬奧志愿者后,經過幾輪面試,李盛佳如愿以償,成為了一名冬奧城市志愿者。冬奧會各類志愿服務崗位更有挑戰性,較她過去曾參與的廣州馬拉松、廣交會等志愿工作而言,需要儲備更加專業的知識技能、掌握更加嚴格的服務標準、面對更加艱苦的工作環境。從去年11月份直到冬奧會開幕式前,李盛佳所在團隊接受了密集的志愿者培訓,這也是她第一個不在株洲過的春節,雖有遺憾,但"這個春節更有意義。"
從2月4日開始,李盛佳就正式進入志愿者角色,在五棵松體育中心為各國觀眾提供指引服務,比如下一場比賽時間、哪個場館如何走、如何查詢官網信息等,她還笑稱:"最近冰墩墩成了頂流,很多人在問去哪里購買。"
"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驕傲時刻"
對冬奧會志愿服務工作而言,語言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能。每天都會有幾十個人來咨詢,她每天會面對帶著各種口音的英語,有的容易聽懂,有的很難懂,但無論是哪種口音的英語,她都會微笑著回答。
"每當有人問到一些我不了解的問題時,我盡量不說‘我不知道’這種話,而是盡力幫他們找到答案,比如告訴他們在什么地方能解決問題。"李盛佳不希望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感到迷茫和無助。
在了解到凌晨散場引導崗位仍缺人手時,她主動報了名。"接受并完成挑戰,一定會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驕傲時刻。"李盛佳說。
責編:譚舒文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